XXY電影博物館
by XXY電影博物館

奔跑吧,人生》的英文片名《Race》十分有趣,不僅以奧運田徑賽的主題,同時也有種族的雙關之義。電影是以美國黑人傳奇運動家—詹姆斯克里夫蘭傑西歐文斯(James Cleveland “Jesse” Owens)為主,並以他參加1936年柏林夏季奧運以及他在大學期間的運動生涯為故事主軸。

這是一個非常有衝突感的故事取材,原因在於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正是由歷史上惡名昭彰的納粹德國所舉辦。在納粹鼓吹亞利安人種優越論,歧視猶太人與黑人之下,讓這屆奧運會蒙上一層種族歧視的陰影。但在運動場上是公平的,傑西歐文斯不但在奧運的田徑場上打破納粹德國的不敗神話,奪下毫無爭議的四面金牌,成為當時奧運會場上的最佳個人紀錄。(該紀錄直到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被同樣來自美國的黑人運動員—卡爾路易斯(Carl Lewis)追平。

傑西歐文斯

左) 傑西歐文斯於 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的樣貌;右) 於電影《奔跑吧,人生》中,由史蒂芬詹姆士所飾演的傑西歐文斯扮相

在電影中,由史蒂芬詹姆士(Stephan James)所飾演的主角—傑西歐文斯,出生於1913年美國阿拉巴馬州(Alabama)的勞倫斯縣(Lawrence County)。九歲時,全家搬到俄亥俄州(Ohio)的克里夫蘭(Cleveland)。據說,傑西歐文斯到克里夫蘭上學的第一天向老師以其名字詹姆斯克里夫蘭(James Cleveland)的縮寫J.C.介紹自己,卻因為操有南方口音而被老師誤會為傑西(Jesse),因此有了這個「傑西」這個家喻戶曉的綽號。

傑西歐文斯在高中時期便在運動場上逐漸嶄露頭角,1933年在芝加哥的全美高中運動會上,他以100碼(即91公尺)9.4秒的成績,追平當時的世界紀錄。同時,也以7.56的跳遠紀錄,打破世界紀錄。隨後,他在1935年進入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OSU),並在入學後的兩年內,拿下全國大學體育協會賽事的八項冠軍,被稱為「俄州子彈」(Buckeye Bullet,Buckeye是俄亥俄州當地盛產的樹種,是俄亥俄州的暱稱)。

然而,縱使傑西歐文斯在體育上輝煌的表現,為母校帶來不少榮譽,在當年種族歧視仍盛行的年代,他不但沒有獲得任何獎學金,需要倚靠半工半讀的生活維持家計。他甚至還在為校出賽時被安排在「黑人專用」的旅館、餐廳內住宿用餐,在崇尚自由平等的美國相當諷刺。

第十一屆夏季奧運

(左) 第十一屆夏季奧運會章,象徵德國的山鷹,抓著奧運五環。鐘上的德文寫著希特勒名言:「我召喚全世界的青年」

(右) 為第十一屆夏季奧運的運動場館園區地圖,地圖中央則為本次電影主要的場景—田徑場。在田徑場的右方,則為電影中出現的宏偉拱門,兩根高聳的通天柱,足足高出田徑場的高度一倍

1936年傑西歐文斯代表美國隊出賽的第十一屆夏季奧運,是由希特勒政府所領導的納粹德國所舉辦。有趣的是,1933年在納粹取得政權之前,處於威瑪共和國時期的德國大力推動德國柏林舉辦奧運,卻在議會上被納粹分子們杯葛,極力反對。1935年納粹上台後,卻一改過去態度變得熱衷體育,甚至還頒布行政命令,取締反對柏林奧運的協會組織。原本不太有運動習慣的希特勒,還打破歷屆奧運的常規,以國家元首的身分出任奧運組織委員會主任,大力推動柏林奧運的舉行。

納粹為了奧運,還在柏林大興土木,興建許多宏偉的運動場和雕像,希望能夠呈現完美的亞利安人體態之美。在表面上加強硬體設施的建設,但檯面下卻有系統性地推動多條種族歧視法案,排擠非亞利安人種,包括猶太人以及黑人在內,甚至追溯到舊威瑪共和時期入籍的德國人。可怕的是,納粹所推行的種族歧視政策,德國人民卻宛如溫水煮青蛙般地慢慢習慣,漸漸隨著希特勒鼓吹的民族主義而步入萬丈深淵。而其他歐洲各國也因為恐懼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浩劫,姑息走火入魔的納粹德國,甚至讚揚德國在一戰後逐步復甦、找回民族自信,令人不寒而慄。

(左) 照片可見希特勒身穿整齊軍裝,在國際奧委會官員們(配戴項鍊者)的陪同之下,出席開幕式接受兒童獻花

(右) 希特勒主持開幕式,並於主席台行納粹禮的樣貌

不論如何,這屆奧運會在為期16天的會期中圓滿落幕,總計49個參賽國出賽,21項賽事以及2項表演項目(棒球、滑翔)。最終德國以33面金牌、26面銀牌、30面銅牌,總計89面獎牌之姿,贏得該屆奧運獎牌的最大贏家,其次則為美國,取得56面獎牌。另外,本屆奧運會的49個參賽國中的中華民國,派出69名運動員中僅有當年參加撐竿跳的符保盧選手闖入決賽,其他則是於複賽前全軍覆沒。

「宣傳天才」戈培爾

 ( 戈培爾於納粹德國擔任宣傳部長的官方肖像 

(右) 於電影《奔跑吧,人生》中由德國籍演員 Barnaby Metschurat飾演的戈培爾扮相

納粹德國的種種作為,讓1936年的奧運會成為最好的政治宣傳機會。有納粹「宣傳天才」之稱,同時也是希特勒左右手之一的保羅約瑟夫戈培爾(Paul Joseph Goebbels),則是本屆奧運會的宣傳操刀手。他所策劃的聖火傳遞,開創了後世每屆奧運會開幕典禮的傳統,同時也力邀當時德國知名的女導演—蘭妮萊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操刀紀錄片《奧林匹亞》(Olympia),以作為納粹德國宣傳教材。

在《奔跑吧,人生》電影中,由德國籍演員Barnaby Metschurat所飾演的戈培爾,冷酷的形象,確實與現實歷史中戈培爾幾分神似。歷史上的戈培爾大力推行希特勒種種「亞利安人種優越論」的政策,並以書籍、電影、藝術品、建築等文化建設,逐步洗腦德國後輩以及用於戰爭中的宣傳,可說是希特勒的狂熱支持分子。而作為納粹宣傳的楷模,戈培爾檯面上與自己的夫人瑪格塔(Magda)相親相愛,還生了六個以希特勒的H為名字開頭的兒女,被當時認為是納粹德國的模範家庭。事實上,戈培爾多次以自己的職權,脅迫許多女明星與他發生不倫關係。而戈培爾在人生的盡頭時,繼任希特勒死後總理一職,隨即毒死自己的六名兒女,與妻子飲彈自盡共赴黃泉,曾經叱吒風雲的納粹頭號分子,最終下場十分悽慘。

德國傳奇女導演—蘭妮萊芬斯坦 

(左) 蘭妮萊芬斯坦於 1933年的樣貌

(右) 電影《奔跑吧,人生》中由荷蘭籍演員—卡莉絲范荷登飾演蘭妮萊芬斯坦扮相(右邊扶著扶手者)

而在電影中,由荷蘭籍演員—卡莉絲范荷登(Carice van Houten)所飾演的女導演—蘭妮萊芬斯坦,則是德國電影史上的一位傳奇女性。她在納粹執政期間,協助納粹拍攝過不少宣傳性紀錄片,包括她的成名作《意志的勝利》(Triumph des Willens)以及前述所提及的《奧林匹亞》。

《意志的勝利》一片在1935年的威尼斯影展上,拿下最佳外語紀錄片獎;《奧林匹亞》的上下集,也雙雙獲得1938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外語片的殊榮。她的電影當中不僅記錄大量納粹德國時期的寶貴影像,其獨特的攝影技巧與美學設計,亦是當年的一大突破,也為後世造成深遠的影響。有趣的是,傑西歐文斯在跳遠比賽中的那一躍,在蘭妮萊芬斯坦的《奧林匹亞》電影中成為後人永遠都記得的經典畫面,在本部《奔跑吧,人生》電影中也有被提到。

希特勒(左)與蘭妮萊芬斯坦(右)的合照

即便蘭妮萊芬斯坦本人不諱言自己和希特勒本人為親密的普通朋友,但蘭妮萊芬斯坦在自己的自傳中提到,自己不認同希特勒的某些種族歧視政策。直到晚年,蘭妮萊芬斯坦投入綠色和平的環保組織行動,甚至還以高齡98歲的年紀拍攝了一部名為《水下印象》(Impressions of the Deep)的海洋紀錄片,並於她100歲生日當天首映。而就在這部電影上映後一年,蘭妮萊芬斯坦才以101歲的高齡辭世於家中。

蘭妮萊芬斯坦本人,於 2002年紀錄片《蘭妮萊芬斯坦的非洲夢》中的樣貌,當時她剛好已滿 100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歧視?

在《奔跑吧,人生》中唯一一個與歷史事實有出入的地方,同時也是後人最大的爭議,在於希特勒是否與金牌得主握手一事。事實上,希特勒雖然在該屆奧運比賽期間天天到場觀戰,但只有在第一天與獲得金牌的德國選手握手後,便匆匆離開。奧委會官員認為希特勒這樣的作為有失國際禮儀,因此要求希特勒應該與所有國家的金牌得主握手,要不然就通通不握。最終,希特勒選擇通通不握,所以才沒有和傑西歐文斯握到手,否則將會是歷史性的一刻。

有趣的是,德國媒體對希特勒不握手這件事情開始大肆報導,還將希特勒刻意不和傑西歐文斯握手一事大做文章。據傑西歐文斯本人的回憶錄中提到,當時傑西經過主席台時,希特勒從椅子上站起來向傑西揮手,傑西也禮貌性地回禮揮手致意,反而是回國後,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和繼任的杜魯門對傑西歐文斯不聞不問,直到1955年美國總統艾森豪,才公開表揚傑西歐文斯在體育上的成就。

回國後的傑西歐文斯,在船上與妻子接受訪問

(右)贏得四面金牌的傑西歐文斯,與獎牌的合照 

(左上)該四面金牌目前被收藏於俄亥俄州立大學圖書館中 (左下)比賽結束後的傑西歐文斯

就在傑西歐文斯結束1936年奧運會的驚奇之旅後,傑西歐文斯與其他黑人同胞在美國國內仍飽受種族歧視風氣的迫害。在奧運後,傑西歐文斯曾受美國隊邀請但最終以人生規劃為由婉拒,被社會與論指責為國家的叛徒。他不僅只能靠洗衣店和加油站打零工賺取微薄的收入,甚至在1960年代宣告破產,同時還被美國國稅局查獲逃漏稅。

直到1970年,傑西歐文斯被阿拉巴馬州選入體育名人堂,1976年獲得美國總統福特的自由勳章,他才又開始以美國友好形象大使的身分,訪問世界各國,以體育會友,鼓吹種族平等、民權等理念。最終,傑西歐文斯因老菸槍的惡習,於1980年因肺癌過世於亞利桑那州,享年66歲。

傑西歐文斯(右)因奧運會結識德國跳遠選手路茲朗(Luz Long)(左),兩人在跳遠沙坑上展開激烈拉鋸戰,最終由傑西歐文斯贏得金牌

路茲朗於奧運會後,被納粹徵召入伍,最後於 1943年在義大利西西里島戰死

奔跑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