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愛是什麼?我們每天都在做著以愛為名的決定與選擇。
由張艾嘉編劇、導演,以及演出的電影《相愛相親》,最初我是在電影公司的試片室看的,那時距離電影正式上映,還有一段不算短的時間,我憋了滿肚子的感動與想法找不到人討論,只好逢人就推:「電影《相愛相親》就要上映了,你一定要去看!」
就在等待電影上映的過程中,某天我在便利商店買東西,結帳的時候看到櫃檯的多媒體,正播放著《相愛相親》的預告,我竟然當著店員的面就紅了眼眶,想起劇中情節,想哭。
後來在電台的電影節目介紹《相愛相親》時,說著說著,又想哭了。
更別說當時看完片,根本無法跟同去看片的朋友聊感想,因為大家都說:「現在沒辦法講,會哭。」
電影的故事其實很簡單,住在一起相安無事的一家三口,因為長輩的後事牽涉到遷墳的爭議,得不斷往返都市和鄉村來回處理,也引發了家族中各自意見不同的暗湧。偏偏這時家中已屆適婚年齡的女兒,戀愛出了狀況鬧離家,快要退休的媽媽夾在這許多事情當中已經焦躁的快要崩潰,自己的老伴卻又疑似外遇…
全劇最關鍵的人物,就是鄉下那位年近九十歲的姥姥,她的選擇將決定一切,而整部電影也因為她最後的決定,讓人止不住眼淚。
電影正式上映後,我正巡迴演出屏風表演班X果陀劇場的舞台劇《徵婚啟事》,舞台劇中有一個角色,是女同志,她來到我飾演的「女演員」的工作場中大哭大鬧,說我是她的前女友,要求和我復合,但是劇的最後,她卻當眾道歉,說我跟她只是普通朋友罷了。
飾演男主角的曾國城在排戲時問我:「你覺得她為什麼會突然放棄?」我想了想,認為她就是想通了,終於看清這些只是她的一廂情願。但城哥不那麼認為,他緩緩地告訴我:「她是因為愛,所以她決定不要再為難你。」
突然間我想到了《相愛相親》裡的姥姥,也想通了英文片名《Love Education》。
到底愛是什麼?我們每天都在做著以愛為名的決定與選擇,「我是為你好」這句從小聽到大的名言,甚至被寫入了電影《血觀音》中,成了每個人都明白的驚悚點。我們口中說著這句話,心裡的打算卻無一不是為了讓自己感到安心。
希望父母親能合葬,這樣「自己」的就不會有遺憾、希望孩子能有好的工作,「自己」才不會擔心、希望另外一半不要做「自己」不喜歡的事,這樣才證明他是在乎「自己」的…劇中由張艾嘉飾演的母親一角,不斷不斷地做出各種要求,帶著觀眾探索著「愛」,而到底愛是什麼,最後在由吳彥姝飾演的姥姥身上,找到了答案。
「你覺得最後姥姥為什麼會做那個決定?」變成我後來最愛和看過《相愛相親》的朋友討論的問題。
看試片的那天,是由張小燕姊姊約著幾個好朋友們一起看的,都是曾經一起工作的夥伴,年齡橫跨20、30、40,和以上,生活環境以及個性都非常不同的一群好友,每個人看完都同樣被感動,只是哭點都不太相同。
對我來說,最讓我爆淚的,是劇中由田壯壯飾演的父親,在買了新東西回家的時候,面對家人詢問:「這誰的?」,回了一句:「這咱們的。」
這世界上除了家人,還有誰能這麼理所當然的這麼說呢?但偏偏我們卻總是和家人計較最多。
其實我自己在看任何電影之前,並不喜歡聽到跟電影有關的評論是有多好哭,或是有多好笑,畢竟這種事情非常主觀,難免會在看電影時產生過多預期的心態,但講到《相愛相親》,每個看過的人,都很難避開關於哭點的討論。
跟好友黃子佼聊到關於好哭、不好哭這個話題時,我說:「年輕的時候,會因為悲慘的故事而哭,但到了我們這年紀,會讓我們哭的,比較是因為感到溫暖。」他完全同意。
《相愛相親》就是部很溫暖的片,不管你到底看了之後,有沒有哭,你都會感受到何謂愛。
愛,到底是什麼?其實你懂的,想想,你有沒有曾經為了愛而說著反話呢?譬如,我們都會在火化場對著棺木裡的人說:「快跑!」,但事實上我們想要說的卻是:「你不要走。」
看了電影,你會明白我的意思。或許你會對電影中那句「我不要你了」,有不同的看法。
寫著寫著,又想哭了。
與CATCHPLAY相親相愛在一起!
收藏你的珍愛回憶,趕快造訪蔡燦得的臉書粉絲團,就有機會將「相愛&相親萬用鐵盒組」帶回家!